橡胶制品原料的配制可分三个基本过程
橡胶制品生产厂家浅谈天然橡胶NR:NR没有一定的熔点,加热慢慢软化,在130℃~140℃完全软化,150℃~160℃变成粘性很大的粘流体,200℃开始分解,270℃开始急剧分解。常温下,NR富有弹性,温度降低则逐渐变硬,低至0℃弹性大大减少,到-70℃以下变脆。受冷冻的天然橡胶加热到常温可以恢复弹性。弹性:NR的弹性模量约为3~6MPa,能伸长1000%而不断裂。硬度:NR会结晶,外力拉伸下易结晶,自补性很强;NR分子量大,机械强度高。纯胶硫化胶断裂强度为16.7~28.4MPa,炭黑补强后可达24.5~34.3MPa.NR多次变形后生热低,具很好的耐屈挠疲劳性能。
老化:NR含双键,易吸氧氧化,在紫外线下易分解,龟裂。介质性:NR不含极性基团,是非极性胶,只能耐一些极性溶剂。不溶于乙酸乙酯、酒精和丙酮。在汽油、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被溶胀。耐油耐溶剂性差、耐碱性好、但不耐浓强酸。加工性:NR分子量分布宽、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。NR与配合剂的分散性与共溶性好。经机械加工,具有适宜的塑性和粘性,易于压延压出。NR有较好的透气性、防水性、耐寒性和电绝缘性。弹性和耐寒性优异。
橡胶制品原料的配制可分三个基本过程。塑炼:塑练是将生胶剪断,并将生胶可塑化、均匀化,帮助配合剂的混练作业。其效果是改善药品的分散,防止作业中产生摩擦热,而致硅橡胶杂件发生焦烧现象,进而改变橡胶的加工性。混炼:混练是将配合药物均匀混入塑炼完成的生胶中,而混炼的优劣,直接影响制品的良否。药物分散不均,分子结构无法完全交联,硅橡胶杂件则无法达到理想的物性。压出:混炼完成的生胶,经过压出作业,将胶料中含有的多余空气压出,并完成所需的厚度,以利于模具内之成型作业。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,从油田气、炼厂气经过高温裂解和分离提纯,可以得到乙烯、丙烯、丁烯、异丁烯、丁烷、戊烯、异戊烯等各种气体,它们是制造合成橡胶的好原料。
世界橡胶产量中,天然橡胶仅占15%左右,其余都是合成橡胶。合成橡胶品种很多,性能各异,在许多场合可以代替、甚至超过天然橡胶。合成橡胶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。通用橡胶用量较大,例如丁苯橡胶占合成橡胶产量的60%;其次是顺丁橡胶,占15%;此外还有异戊橡胶、氯丁橡胶、丁钠橡胶、乙丙橡胶、丁基橡胶等,它们都属通用橡胶。通过对天然橡胶的化学成分进行剖析,发现它的基本组成是异戊二烯。于是启发人们用异戊二烯作为单体进行聚合反应,得到了合成橡胶,称为异戊橡胶。异戊橡胶的结构与性能基本上与天然橡胶相同。由于当时异戊二烯只能从松节油中获得,原料来源受到限制,而丁二烯则来源丰富,因此以丁二烯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合成橡胶。如顺丁橡胶、丁苯橡胶、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等。